中文版  |  English

瓷香源自南岭窑[图]-2009.01.19

信息来源:泉州晚报海外版 2008-10-29

瓷是南岭窑,南岭窑便是瓷。

山坡上萋萋芳草漫山遍野,古瓷碎片层层叠叠,山脚下古老的水碓车依然在水流的冲击下有节奏地旋转,一下一下舂捣着瓷土,发出低回、沉重的吱吱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悠久的历史。

这便是在瓷都德化千年瓷史上举足轻重的三班镇泗滨村南岭窑。虽然近40年了,蒿草已然鸠占鹊巢,南岭窑的风流兀然远逝,但是中国第一部陶瓷专著——《陶业法》就诞生在这个小山坡,许多瓷器也从这里走上“海上丝路”、走遍世界,德化也从这里一步步成为中国瓷都。

南岭窑前说窑话

业瓷是南岭人的一生一世,如今已83岁高龄的南岭窑老窑工颜兴角提起南岭窑、讲起窑话还特别来劲。

沿着一条2公里多的石板路,颜兴角带我们从泗滨村他的家走到了南岭窑。

“陶开梅岭散烟波,岭上梅花自几何?玉骨虽无尘气染,压瓷惟有雪添多。”这首《梅岭图烟》记载了梅岭瓷白梅香的情景,如今已是人去窑空,梅花不再,蒿草成了这里的主人。

“以前,这里整片都是窑场,我14岁就来这里学手拉坯。当时这里一共有龙窑27条,每天都有六七条在烧,窑烟很大。”颜兴角说。

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岭窑窑间工棚鳞次栉比。当时德化的人口还不到5万人,而在这里工作的就有数千人,泗滨村人除了老人、小孩,“千余丁仰给裕于斯”。据泗滨村村民颜兴奠回忆,新中国成立以后,南岭窑还有六七十号私人业主办窑厂。这里不仅维系了他们的生计,也催生出窑场文化。

晚唐泗滨地碓声

“村南村北春雨晴,东家西家地碓声。”这是晚唐泗滨归德场场长颜仁郁《赞神曲》描写的情景。“地碓”就是当时泗滨等陶瓷产区加工瓷土的设施。这首《赞神曲》说明德化陶瓷业在晚唐之时已十分发达。

而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部陶瓷工艺专著《陶业法》,于唐末诞生于德化。

而南岭窑场真正的兴盛时期是在清康熙、乾隆年间。当时,有工场作坊100多间、龙窑30多座烧制陶瓷,陶烟浩浩滚滚,产品远销中外,而且泗滨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陶瓷工艺家、营销家,瓷业盛况空前。这种盛景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仍有24座龙窑正常生产,规模位居全县前列。

1970年,瓷业被迫停产。作为瓷都德化源头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窑场,作为当地规模宏昶、闻名遐迩的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白瓷于明清冠绝一时,以瓷胎莹润洁净、瓷彩韵味私藏、瓷种丰赡繁富、瓷艺精湛独到而闻名于世的南岭窑,在窑火通红500多年之后,其历史使命戛然而止,从此成为废址。

据考证,从唐代开始,泗滨村颜姓先民沿上寮、尾林、大垅口、内坂一带依溪建碓,加工淘澄瓷泥,依山建窑烧瓷,产瓷不断,历史上与宝美、隆泰、丁土乾、高阳并称德化五大窑场。在泗滨村这个三面环溪、北靠大山、土地面积3.6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目前已发现了大垄口窑甲址、乙址和尾林窑甲址等6处宋元明清古窑址。如今,在南岭及其附近的大垅口、尾林等处,只要拨开杂草或表面土层,仍能清晰地见到,窑场的废弃物长年累月而形成的大面积堆积层。

陶瓷之路的光芒

1999年5月,一艘叫“泰兴号”的清代道光年间商船裹带着淤泥和岁月痕迹的沉船遗物浮出水面,令人吃惊的是,打捞出的35万多件瓷器都是清代的青花瓷,出产于福建德化,其中很多瓷器便来源于泗滨的南岭窑。

2007年8月出水的广东省阳江海域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上,也有大量的德化窑陶瓷,其中有一部分也是产自南岭窑。

据《德化陶瓷志》记载,在窑火通红的500多年里,南岭窑场始终产瓷不断,品种繁多、质量上乘、数量巨大。其产品主要有各种碗、盘、杯、碟、壶、盆、坛,茶具、餐具、酒具、玩具,花瓶、花盆陈列品等。其所产多为外销瓷,为明清瓷器外销源点之一,除了远销大陆各地,更远销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相关器物在西沙群岛及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陆上和水下遗址中均有发现。

凭着“海上丝绸之路”,南岭窑还成就了德化白瓷成为“中国白”(Blancdechine)、中国白瓷乃至世界白瓷代表的美誉。在明代,代表了当时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的“中国白”瓷雕,其所用的泥土就取自南岭窑附近的白泥岐,白泥岐也因“瓷圣”何朝宗善雕被“天下共宝之”的瓷观音而被人们称为观音岐。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船舶,德化瓷器漂洋过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产品。德化瓷业在蒸蒸日上的同时,也促进了华夏中国的外贸往来。

南岭瓷泽被后人

“我过去常常听老人们说,我们南岭窑辐射带动了德化的18个乡里。”对着南岭窑遗址,颜兴奠老人还沉浸于往事:历史上,德化县烧制陶瓷的窑火,就这样几乎遍及境内所有的乡村。老人们津津乐道的不仅有颜氏族人以瓷为业、以南岭为家,还有在南岭窑场500年兴盛不衰的窑烟中,处处舞动着颜氏族人劳动的身影……

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这样推崇南岭窑:南岭窑作为明清以至民国时期一处建设布局配套较为科学合理有序的瓷业生产基地建筑群体,其对陶业生产的研究、瓷址的选择、对技艺的革新实践、营销策略等,既继承前代瓷人的经验,也对日后德化陶瓷的生产技艺、生产规模、内外销售等产生极大的推动与借鉴作用,在德化瓷业史上举足轻重。

最近,在三班镇辽田尖山发现了原始青瓷窑址,福建省考古所的研究员郑辉、陈兆善在这里找到了许多原始瓷片和陶片。这不仅大大推进了德化窑的烧造年代,而且对福建作为原始青瓷的起源地之一更是意义重大,同时也从侧面证实了唐代德化的《陶业法》,正是在总结前人长期的制瓷经验的基础上成书的,而晚唐泗滨瓷业的兴盛由此也可见一斑。

窑址虽废,瓷业长兴。

1972年,三班镇恢复陶瓷生产,因南岭窑已废,三班公社瓷厂迁址泗滨枫格。1977年泗滨大队于南岭复办泗滨瓷厂。

如今,曾以南岭为家的泗滨村颜氏族人依然以瓷为业,家家有作坊、人人懂做瓷。他们每天都在总结创新,把祖先留下来的基业扩大成为一个大产业,产品畅销国内外,使泗滨演变成为声名鼎沸的陶瓷专业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泗滨颜氏后人在台湾、德化,特别是三班镇泗滨村内兴办的陶瓷企业便超过200家。

南岭窑技艺不断,瓷人辈出,精神长存。凭借着一本《陶业法》,南岭窑的制瓷传统和制瓷工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德化也一步一步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瓷都。